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聚焦 > 详细
15岁孤独症女孩迪迪:用音乐与世界对话

发布时间:2025-03-29 15:18

浏览量:112

三秦都市报-秦闻讯(记者 朱娜娜)春日的微风轻轻拂过,悠扬的口风琴声在广场上回荡。3月29日,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图书馆前的广场上,15岁的迪迪和伙伴在老师的带领下,吹奏起《上春山》。悠扬的旋律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。这场特别的演出,是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组织的社会活动之一。虽然迪迪并不了解4月2日“世界孤独症关注日”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,但她喜欢这样的舞台,喜欢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。

两岁确诊孤独症 奶奶成为她最坚强的依靠

迪迪的父母最初察觉到异常,是在她两岁多的时候。每当呼唤她的名字时,迪迪总是毫无反应,甚至在与她交流时,她的目光游离不定,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更令人不安的是,她有时会在对话过程中突然转身离开。意识到孩子可能存在发育问题后,父母立即带她就医。经过专业检查,迪迪被确诊为“孤独症”。

确诊后不久,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让迪迪的情况雪上加霜。她短暂失去了语言能力,身体的协调性也大不如前,甚至连走路都变得困难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,迪迪的奶奶江女士没有退缩,而是成为了孩子最坚强的依靠。

“孩子连走路都困难,我就想着一定要让她练习。”江奶奶回忆说。她开始每天让迪迪提着矿泉水瓶上下楼锻炼。起初,只能拿着500毫升的水瓶,但在长年累月的坚持下,迪迪逐渐适应了,从1斤、2斤到5斤……训练强度不断增加。起初,奶奶需要用美食来鼓励她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迪迪逐渐养成了自律的习惯。

音乐与绘画 让她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方式

在家人的陪伴与专业治疗的帮助下,迪迪的身体协调性逐渐改善,而她在艺术方面的天赋也逐渐显现。

“迪迪对音乐和舞蹈特别敏感,别人学一个星期的舞蹈,她可能一天就能记住。”江奶奶说,去年,迪迪参加了电视台的啦啦操演出,她站在第一排,动作整齐标准,表现非常出色。

除了音乐,迪迪在绘画方面也展现了惊人的能力。江奶奶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作品。在一幅题为《校园》的画作中,迪迪仅用了五分钟,就将原图精准复刻,画面比例和细节几乎一致。

“她拿到一张画,不用描摹,直接就能画出来,特别快。”江奶奶骄傲地说。艺术成为了迪迪与世界沟通的桥梁,虽然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,但她能够用音乐和绘画,向世界诉说自己的故事。

十多年坚持训练 如今几乎可以独立生活

多年的康复治疗和训练,让迪迪逐渐学会了独立生活。她不仅能够自己煮方便面,还能独立穿衣、洗脸,甚至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得更加自信。

“孩子喜欢被肯定,喜欢鼓励,也喜欢参与社会活动。”江奶奶说,在医院的治疗与家庭的坚持下,如今的迪迪已经能够在公共场合进行表演,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事情。

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莲湖医疗延伸点主任李建军表示,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,“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治疗”是关键,同时家长的耐心陪伴和长期训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“迪迪每天都到医院做康复治疗,她的奶奶是一位非常积极的家长,不仅全力配合医生,还严格按照医嘱,在家坚持训练。”李建军说,孤独症孩子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,只有家长、医生和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。

关爱孤独症儿童 让更多“星星的孩子”被看见

孤独症儿童,也被称为“星星的孩子”,他们仿佛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上,与世界的交流需要更多耐心和关爱。近年来,随着社会对孤独症的关注度提高,越来越多的家庭获得了专业帮助,也有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,逐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

“我们希望更多人关注孤独症儿童,给他们更多理解和支持。”李建军表示,孤独症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长期陪伴。社会也应创造更多机会,让这些孩子参与公共活动,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。

对于迪迪来说,音乐和绘画是她连接世界的桥梁,而在家人的爱与坚持下,她也正在一步步突破自己的局限,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


扫一扫了解更多

西安岐奥丰医疗发展有限公司 许可证号:2022008900号 | 备案号: